守衛香港的樹林和綠化地帶 Save the Trees and Green Belts in Hong Kong
  Save the HK GREEN BELTS
  • 關於綠化地帶改劃 About Rezoning Green Belts
  • 各區綠化地帶情報 UPDATED INFORMATION
  • 新聞發佈 Press Release
  • 過往活動 Past Events
  • 有用連結 Useful Links
  • 2030+ 公眾活動

面積大如63個維園政府搶地 不敢動棕地

12/28/2015

0 Comments

 
Picture
Picture
照片:本土研究社昨指全港棕地面積達1,190公頃。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房屋用地短缺,政府不惜移山填海覓地,更擬向郊野公園埋手,有團體進行調查發現全港有多達1,190公頃棕地,即已荒廢或遭破壞的農地,面積差不多相當於5個長洲或63個維園,認為部份可作房屋發展。團體批評政府一直無整存棕地數據及設立棕地優先發展政策,令棕地範圍蔓延,威脅郊野生態,更質疑政府受制於地區及政治壓力而不敢開發棕地。
記者:鍾雅宜
民間團體「本土研究社」透過Google earth及Google Street View等資料和實地視察,檢視全港棕地位置,發現棕地面積多達1,190多公頃,遠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在網誌提及的500至600公頃多一倍。團體發現棕地集中在元朗北、北區和屯門,最多位於洪水橋,約有300公頃,坪輋佔120公頃,屏山及大棠亦佔177公頃等,當中有四分之一土地位處已規劃的新發展區內。

團體促優先利用現有棕地當中,有多達472.7公頃目前被用作貯物、回收用途;其次是用作臨時批准、甚至違規的貨櫃場,佔305.7公頃;用作露天停車場的棕地則有171.5公頃,其餘屬閒置、已破壞、荒地、小規模輕工業,有242.1公頃。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棕地面積不容忽視,但政府一直無仔細統計全港棕地數字,亦無具體政策處理棕地問題,僅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在網誌粗略提及棕地數據及早年有相關研究。政府為覓地建屋卻向綠化地帶埋手,不斷提及發展郊野公園,他質疑政府因害怕得罪土地業權人及地區人士,甚至有政治考慮,「應用嘅唔應,但唔應用嘅,如綠化地或郊野公園等,就成日提,係咪一種盲搶地?」
本土研究社另一成員林芷筠指,雖然未必所有棕地都能用作房屋發展,亦無法推算具體可建單位數目,但若政府拒管理棕地,棕地面積只會蔓延,甚至影響到郊區生態。不少農地因管理不善或被傾倒泥頭而成為棕地,如教育學院附近一幅棕地,90年代時面積僅數公頃,至今已增至9公頃。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亦指,米埔或落馬洲等地亦不少農地被破壞,亦有魚塘遭填平,擔心有更多濕地面臨威脅。
該社建議可借鏡用外國例子,如英國設「棕地優先」政策,透過「地區發展命令」的政策工具,放寬棕地規劃管制要求等。他們認為本港可設立棕地資料庫,確立「棕地優先」發展的政策原則,適度資助高污染性的產業轉營及興建多層式停車場取代露天臨時停車場等。

原文連結:
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228/19429251


0 Comments

中信泰富洪水橋地 申建3680伙

12/12/2015

0 Comments

 
新聞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隨着洪水橋落實發展,為發展商帶來機遇,中信泰富剛向城規會申請,將洪水橋廈村一幅39萬平方呎綠化地,興建為大型屋苑,提供3,680伙,當中逾1成屬於開放式戶。
中信泰富近年重組後,在港轉趨活躍,繼今年中投得馬鞍山落禾沙里地皮後,近日亦趁政府擴展洪水橋,近日亦向城規會申請將持有廈村地皮,由原本「住宅(丁類)」、「綠化地帶」用途改劃作「住宅(甲類)」用途,發展高密度大型屋苑。
申改劃住宅用途 主打上車客
據發展商提出方案,地盤會參考鄰近規劃中的洪水橋市中心,以最高密度的6.5倍地積比發展,遠高於原有「住宅(丁類)」的0.2倍地積比,將會興建10幢40層高住宅,提供約3,680伙,總樓面達251.8萬平方呎。
項目將會設開放式、1房至3房不同間隔,當中以1房及2房單位較多,而開放式戶亦佔480個,佔整體比例達13%,相信樓盤將主打上車客市場,預計最快2025年落成。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所在位置,根據政府擬定的洪水橋發展區大綱圖,將獲劃為「工業」用途,有別發展商擬提出的住宅方案。中信泰富指,雖然政府將有關地皮列作工業發展,但公司認為項目鄰近將來的洪水橋站,較適合作住宅發展。
事實上,隨着政府加速發展洪水橋區,除了區內藍地、亦園村一帶擁有土地儲備的發展商,如新地(00016)、恒地(00012)都將受惠,釋放土地價值外,其他發展商亦會積極籌謀發展大計,如早前泛海(00129)已經提出在洪水橋田心路興建逾900伙。
新地錦田項目闖關 擴地盤面積
此外,新地就元朗錦田北下高埔村項目闖關,地盤面積稍為擴大至16萬平方呎,將發展4座10至13層高住宅,及2幢會所,總樓面19.1萬平方呎,提供356伙供應,總單位數目增加至13%至356伙。
同時,城規會審議元朗錦田南分區計劃大綱圖,建議將西鐵錦上路站及八鄉車廠用地改為住宅用途,計劃興建8,700伙,引起八鄉錦上路發展關注組及土地正義聯盟合共近百人抗議,包括要擴闊錦上路等,城規會最終決定舉辦多一場申述會,押後裁決。
另一邊廂,作為元朗另一地主的新世界(00017),近日亦申請在溱柏南面一幅休憩用地,改劃作為「其他指定(藝術品儲存及公共休憩空間)」用途,興建1幢3層大廈,提供14.2萬平方呎樓面。

原文連結:
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4%BF%A1%E6%B3%B0%E5%AF%8C%E6%B4%AA%E6%B0%B4%E6%A9%8B%E5%9C%B0-%E7%94%B3%E5%BB%BA3680%E4%BC%99-231138563--sector.html

0 Comments

距鳳園僅500米綠化地或起樓

12/10/2015

0 Comments

 
Picture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香港生態環境除了被私人發展威脅,政府亦帶頭以規劃破壞生態。城規會明將審議規劃署建議,將大埔鳳園蝴蝶保育區附近的一幅綠化地改劃為住宅用地。該綠化地為一片茂密樹林,一旦改劃發展,勢損失相等於6個標準足球場範圍的樹木。環團批評政府政策錯誤,又遲遲未做樹木普查,難以評估影響。
大埔7幅綠化地倡改住宅地政府建議將大埔7幅「綠化地帶」用地改劃為住宅用地,當中6幅將發展私人住宅,另一塊擬興建公屋,城規會明日將審議有關改劃申請。最受爭議的一幅綠化地位於鳳園,面積達4.8公頃,相等於約6個標準足球場;政府建議將地皮劃為住宅(丙類)用途,地積比1.3倍,可建620個單位,樓宇最高7層,料將建成低密度豪宅。
由於鳳園是珍貴的蝴蝶保育區,屬具特殊科學價值的保育地點,而地皮距離保育區僅約500米,令人擔心發展住宅會破壞區內的生態。此外,該幅綠化地幾乎百分百由濃密的樹林覆蓋,樹木高度達15米高,成為鳳園保育區的生態緩衝。有環團早前更在樹林中發現受法例保護、甚至「易危」的樹木品種,一旦發展住宅勢將大規模伐林,破壞生態。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近日利用航拍機,從高空拍攝綠化地一帶的環境,可見樹林範圍偌大,且是座落於小山丘。總幹事譚凱邦指,若要在山丘建住宅,除需大範圍伐林,更要鏟平山丘,製造大量泥石廢料。
他又指,雖規劃署文件指地皮範圍內有1,260棵樹木,但由於政府點算樹木時不會計算樹幹較幼的幼樹,他估計地皮的樹木實際總數高達2,000棵。他批評政府將綠化地改劃住宅的政策錯誤;而且城規會審議在即,但規劃署至今都未進行樹木普查,令委員及公眾難以得知規劃對生態的影響。

原文來源:
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210/18964239

綠化地一帶幾乎全是濃密樹林。環保觸覺片段

Picture
0 Comments

    時序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March 2013
    January 2013

    分類

    All
    元朗區
    大埔區
    屯門區
    沙田區
    深水埗區
    環保觸覺
    葵青區
    西貢區
    長春社
    露輝路聯苑關注組
    黃大仙區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